“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租赁迷途

  盛衰转换太快,融资租赁业躺着挣钱的日子似乎一去不返。
  
  今年以来,以资管新规出台为标志,金融强监管、去杠杆大幕正式拉开,融资租赁行业也经历了流动性危机的巨大考验。融资难、融资贵叠加融资平台、房地产业务的严监管,钱荒+资产荒困局让融资租赁人开始真正反思,以类信贷业务为主、短贷长用、依靠规模和利差驱动的传统模式是否继续可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设备金融、真租赁是毒苹果还是蓝海?积重难返的融资租赁业仍在艰难摸索。
  
  类信贷业务困局
  
  商租公司、无母行背景的中小金租公司融资难、融资贵,有母行支撑的大金租公司息差收窄、利润下滑,成为上半年融资租赁业的真实写照。
  
  根据2018年半年报统计,9家金融租赁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工银金租同比下降10%;国银金租同比下降14%;兴业金租同比下降15%;华融金租同比下降24%;浦银金租同比下降12%;光大金租同比下降22%;皖江金租同比下降31%;农银金租同比下降50%;哈银金租净亏损0.38亿元。
  
  根据国银租赁半年报的解释,主要原因为:受到市场利率上升影响,融资利率提高,加之融资规模随资产规模增长而增长,综合资金成本上升;业务规模扩大需要,员工人数和成本增长,使得支出总额上升。
  
  金租公司客群主要集中在政府融资平台、央企、国企等高信用等级领域,但议价能力也随之受限,流动性危机使得融资成本提升、利差收窄,利润随之下滑。
  
  大中型金租尚有米下锅,据了解,部分股东背景较弱的金租公司则面临银行借贷无门的局面,大行、股份行同业借款业务对弱主体金融租赁公司一直较为谨慎。
  
  融资租赁公司处境更为艰难,除个别头部融资租赁公司,大部分企业借贷无门。据了解,部分主体尚可的融资租赁公司与去年相比亦出现融资不畅问题,甚至有央企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资产交易业务由去年为主的资金融出业务为主转变为资金融入为主。
  
  长期以来,大行、股份行对融资租赁公司授信(包含ABS等)主要限于个别头部公司以及强主体信用公司,使得多数融资租赁公司主要面向城商行、农商行、信托甚至P2P等高成本融资渠道。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经营风险。
  
  不管是商租公司还是金租公司,长期以来,投放重点主要为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类信贷的售后回租业务占比更是达80%以上,这还不包括委托贷款、保理等其他融资业务,真正的设备租赁业务占比极少。
  
  而政府对平台、房地产融资的持续管制以及经济的持续调整,租赁公司传统资产模式日渐式微,而短借长用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在同业流动性收紧的时刻也显得不堪一击。同时,伴随经济调整和强力去杠杆,采矿业以及化工、造纸、纺织等制造业信用风险暴露,部分金租公司及商租公司不良率开始抬头。
  
  专业化之道
  
  目前,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已超万家。庞大的机构数量,伴随业务量的萎缩,让融资租赁从业人员——这支金融从业大军里的低调暴发户,开始迷茫和焦虑,“转型”成为大小机构、高管员工频繁提及的词汇。但融资租赁业务模式的限制、信贷化的诱惑、经济下行周期的压迫,都使得租赁公司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客群深耕行业、做设备金融、真租赁并非易事。
  
  当前环境下,融资租赁业务脱离承租人偿债能力、依靠租赁物单独存在亦不现实。即使是飞机、轮船这样的天然租赁物,承租人的还款能力往往也是第一风险要素。这与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专业化经营水平息息相关。
  
  租赁公司要摆脱银行束缚以及类信贷业务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宏观层面,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业务定位、经营模式、塑造核心竞争力;中观层面则是产品模式、行业政策、区域偏好等方面的设计;同时,微观层面,还需要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新型的管理体系,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风险定价、绩效考核进行全面变革。
  
  可喜的是,已有融资租赁公司开始重新进行业务定位并全面改造流程,开始专业化路径探索。亦有部分银行开始配置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租赁资产,但主体背景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过事情总是在变化,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指出,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
  
  通过专业化再造,融资租赁业能否冲破信贷融资主导的大环境,值得期待。
  
  法律风险凸显
  
  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务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专业化经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国际上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侧重于设备租赁,而中国仍以项目租赁为主,在定价机制、风险控制、资产管理等领域需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也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由于存在上述不足,近年来融资租赁业务的违约率逐渐攀升,相关纠纷案件随之增多,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18年1–11月份,全国融资租赁纠纷案件多达29543件,已与去年全年案件数量持平。同时,涉案金额明显增加,案值通常高达数亿元。由于自然人逐渐成为融资租赁交易的重要参与者,融资租赁业务明显向个人经营、消费领域大幅延伸,使得涉诉主体范围有所扩展,法律关系更为复杂,加大了相关纠纷案件的处理难度。
  
  这折射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诸多乱象,尤其是融资租赁机构的风险防控机制存在缺陷。例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出租人未建立起完善缜密的资信审查和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承租人的资信状况良莠不齐,增大了融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当中,出租人疏于对租赁物交付行为进行监督,导致出现承租人与出卖人串通,虚构租赁物及虚假交付,以套取出租人资金的违法行为。
  
  此外,在租赁物的使用过程当中,融资租赁机构往往缺乏融资后的跟踪机制,对承租人的经营恶化趋势未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加之对担保人的资质审查存在较多纰漏,引发大量纠纷。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