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租赁,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有益方式,更要善于总结自身的实际经验,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租赁路子来。”

------荣毅仁
搜索:

融资租赁资产荒,如何破局?

  关注金融的朋友大概都清楚,近一年来资产荒是关键词,从银行大力拓展信用贷、经营贷就可以看出,信用贷利率3%-4%非常常见,不少人估计也被贷款中介的电话骚扰过。基于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可想而知,其他的金融机构都面临资产荒的问题。
  
  这一次的资产荒的原因还是有新的特点,资产荒从通俗上理解,就是较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资金供过于求,就会导致资金价格的下降,也就是利率的下降。
  
  从资金这一端来说,央行今年3月首次降准0.25个百分点,近几年LPR走势也是趋于下行,一年期LPR从19年的4.3%降到现在的3.65%,货币宽松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资产供给这一端来说,一是房地产贷款,由于三道红线的要求,房地产开发贷的增速大幅下降。2019-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开发贷的余额分别是:11.22万亿,11.91万亿和12.01万亿,2021年只增加了1000亿的开发贷比2019年少增加约6000亿元,2022年由于保交楼的要求,开发贷余额增加至12.69万亿。而房地产开发贷的利息较高,银行想要找到类似的资产替代是非常难的。
  
  二是,地方政府平台债务收紧,随着部分地方政府平台暴雷,监管机构相继发布15号文等对涉及地方政府隐债的主体的融资进行限制,交易所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高低出台红橙黄绿分类对发债进行管控。地方政府平台债务的利率虽然不算太高,但是规模特别大,2022年末,经统计的地方政府平台债务规模达到了65万亿,算上地方政府债务合计超过100万亿。可想而知,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的资产规模也会压缩。
  
  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的资产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是想转换到小微企业、三农、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环保等领域,也使用了MLF、SLF等政策工具进行调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解决资产荒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的对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转变主要依托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而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重。地方财政摆脱现有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转变为主要依托非地产实体经济贡献的税收收入为主支撑城市开发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资产荒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很难继续恶化,这是因为,一、货币政策很难进一步宽松,央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总量政策短期内难以出现,但仍会使用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特定领域的融资。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的融资需求也很难进一步压缩,房地产保障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融资会继续发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到期债务需要刚性兑付,仍有较大体量。
  
  对于租赁公司这类非标金融机构而言,本身是银行的客户,相应的融资成本虽然也在下降,但如果追逐高评级的客户,会直面银行的竞争,利差空间更低。如果客户资质下沉,收益增加,但相应的风险又会快速增加,属实两难。
  
  从政策预期来看,短期策略,如果是做平台一类的客户,可以适度下沉。随着山东省政信项目舆情发酵,金融机构风声鹤唳之际,山东省政府也出面维稳,给予金融机构信心。其他省级政府,如湖南财政厅厅长刘文杰表示“确保到期债务不违约、风险地区不爆雷、舆情事件不发生,省级政府特别是强省级政府的资源协调能力仍然是值得期待的。”山东省政府出面虽然亡羊补牢,但更重要是防范于未然,如果舆情已经发生,那么要回到之前的状态,需要多倍的努力才可以。至于如何下沉,下沉多少仍然需要仔细考量。但从长期策略来看,平台业务需要压缩,因为平台债务总量在压缩,总的基调是对于涉隐债主体能够借新还旧即可,除非有经营性项目才可以新增融资。租赁公司要想维持之前的资产规模和收益率水平靠平台业务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面向的是中小微企业租赁、飞机船舶租赁等,这类资产基本不会直面银行的竞争,从而仍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这也是租赁公司面临资产荒的情况下,从长远着眼开始做业务转型的准备。
  
  从大势上来说,中国经济需要转型,金融服务实体,也应为经济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咨询电话:010-697112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17号楼

Copyright@2010版权所有:融资租赁名家讲堂-李鑫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28545